之前上映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此电影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多达三个星期,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诺兰主演的《奠基》(Inception)。故事非常精彩,戏里提出的奠基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奠基者进到目标的潜意识里注入特定的思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外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而必须进到目标的潜意识里改变他的思想呢?电影里就清楚说到一个人的思想其实是从小透过身边的事物环境和身边亲人,朋友等的引导而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像透过言语或者游说来改变一个成年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年人都会防备而不会轻易相信你。主角经历重重波折最后才成功进入到目标的潜意识深处改变目标的原有想法。
奠基是奠定基础的意思,父母无可否认是孩子们的奠基者,那么除了父母之外,老师也会是学生们的奠基者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父母放工回家不时会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今天告诉我们如何如何”等类似的对白,如果父母稍有置疑,孩子还会为老师辩护。类似的事情说明了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建立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孔子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证明。
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莫哈末西迪哈山在上个月尾宣布DG41至DG48的教职员被允许参政,八月开始生效。社会即时掀起讨论热潮,很多评论人都对这个政策保持少许置疑但是支持这个政策的人也不少,大多都认为参政是人权的一种,不应该以职业区分,教师有参政的基本权力。虽然如此,这个政策本来就是双面刃,有利有弊,政府下的这个决定也仓促了一点,不禁让人置疑国阵有意在教职圈里吸纳更多的支持者,从而引导“潜在支持者”。
虽然说品行和道德良好的教职员是参政的好材料,可以引导政党走向正确的轨道,但是我们毕竟要面对政治现实,少许的教员参政真的就能够改变整个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相信到了最后反而是自己被“纠正”了。严重一点的情况就是教职员当上领导的位置,带领整个政党脱离政治的轨道,把政治当教书,尽推行一些与政治无关的政策,比如学弟子规,终生学习等逃离政治的福利活动,搞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搞了什么出来。
其实教职员该不该参政这个议题应该要考虑到我国政治环境的成熟度和国情,而不是一直仿效其他国家或为了自党的政治利益而贸贸然宣布如此重大的决定。人非圣贤,教师也是人,不可能完全中立,更加不可能自由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参政时接触太多的政治活动,而把政治情绪带回学校也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政策在上个月才刚由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莫哈末西迪哈山宣布,这个月就出现校长把政治言论带回学校训诉非土著的事件,这真的是效果快过切苹果了。
话说有位新山古來某国中的校长,居然在集会时训诉华裔学生如果不懂国语就回去中国或到宽柔上课。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想去揣测,但是“回去”这两个字确实令我很不是滋味,很有“寄居论”的味道。接下来校长似乎说上瘾,转而向印裔女学生说,她不明白印裔同胞的手为何戴那么多环,接着说只有狗才戴那么多东西,校长不了解他族的历史文化还做出人身攻击,不尽让我想起首相秘书的“卖身论”和“乞丐论”,接着校长还很跟得上潮流地提出“乘客论”。
大家不妨猜一下如果让这个校长来参政,她会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其实校长也很慷慨的给了我们答案,因为他接着说如果由她来当政府,马来人的土著权益将会由30%改至70%,而非土著只能占30%,比土权还要土权。评论员所说的教职员有良好品德,能够中立思考的这种正面评价在这位校长身上荡然无存。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让教职员参政的这个政策是否正确?
新闻看到最后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印裔女生回到班上被马来同学嘲笑是“乘客(PENUMPANG)。心痛不在于小女生被嘲笑,而是我国的未来主人翁被错误引导了。因为一个教职员错误的言论而误导了一班学生,而这种误导就是一种思想奠基,牢牢地在学生脑海中发芽。如果要拿学生的思考来博,我宁愿不要教职员参政了。
愚蠢是免费的
1 week ago
0 评论: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