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ucket

大马经济有问题


纳吉领导的国阵政府不断地强调经济转型,除了提出无法定义的“一个大马”口号以外,其他经济转型用词都是让一般平民百姓摸不着头脑的。就好像首相设立了关键表现指数(KPI)事务及监督内阁部长表现的部门现由首相署部长兼民政党主席许子根博士担任,表面上纳吉希望把内阁提升为高绩效的团队,但是几年下来这个部门在人民眼中也只不过是许子根的安慰。这个部门不只没有实权而且所做出来的评估总是让人大吃一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国总警长慕沙哈山的‘关键绩效指标’竟可爆灯达到113.8%。不知是不是得高分的学生太过骄傲,国内从此出现多宗涉及警队纪律的案件,除了警察开枪击毙14岁少年阿米鲁拉昔,最近也有动用私刑抢钱的“谢太子事件”,而最讽刺的是这位政府的优秀生后来竟不被续约甚至还对媒体放话有第三势力侵入警队。

简单来说,首相提出在政府里执行关键表现指数(KPI)根本得不到政府官员和内阁部长的配合,而许子根也没有被其他同僚放在眼里。关键表现指数搞不成政府又提出新经济模式和12项国家关键经济领域(NKEA),12项关键经济领域包括,石油和天然气、棕油和相关产品、金融服务、批发和零售、旅游、资讯和通讯工业、教育服务、电子、商业服务、私人医疗、农业、大吉隆坡区。很遗憾的是刚出炉的《新经济模式总结报告》(NEM Conclusion Part)并没有如首相刚提出新经济模式初期的改革那样让人耳目一新,反而让人民大失所望,之前所说的改革变成空谈,当然也国际投资企业也将会把这一切一切看在眼里,国阵的美言骗得了人民骗不了外资。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成员拿督再纳阿兹曼也抨击政府为了迎合土权极端分子的喜好而取消新经济模式初期的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建立平等机会委员会的建议没有被接纳,接着第一部分里否决30%土著股权固打制这一关键改革目标在土权大力呛反之下居然在第二部分死灰复燃,把新经济模式带回新经济政策的旧路。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即“物价全面上涨为何就是薪水不涨?”传统经济里,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隐形之手(Invisible Hand)理论,强调经济有自然调控的能力,而由凯恩斯为首的现代经济认为经济自然调控缓慢而且有时会失效而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和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调整国家经济。物价全面上涨而薪水不涨本来就是经济自然调整失效的症状,一般相信在物价高涨的时候,员工就会向雇主提高薪水的要求以平衡通膨效应对生活带来的打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向雇主要求提高薪水是比登天还困难的事,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没有像西方国家那种工会组织的文化,提高薪水这事也只能等老板心情好一点再说。在薪水方面员工没有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除了员工自己本身能力有所影响,人力资源过剩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报告指出我国的外劳人数已经攀升到190万人的高峰,虽然当局希望在未来三年把人数减少至150万,但是一现今情况来看目标人数将会不降反升进一步突破200万人。之前印尼政府还以撤回国内印尼外劳作为威胁,帮助在我国工作的印尼女佣争取福利,包括最低薪金为800令吉,每周有一天假期和自行保管护照,人数众多的外劳们反而变得更有议价能力。

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导致人力资源的架构不平衡,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升到大专的同时也意味着把人力资源都挤到同一个阶层,现在几乎人手一纸,大学毕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大学生有过剩的现象。紧接着来就是房屋价格攀升,想要拥有一间屋子几乎变得遥不可及的梦,这也导致现在的新一代无法把购买屋子看作目标而把钱都花来买手机或汽车,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和手机的销售量不断提高,而房屋成为了外资和投机份子炒作的工具。如果真的要让大马成为高收入国,经济转型是一定要的,问题就在政府有没有决心完成整个经济改革的落实。马来西亚的企业保护政策和土著股权固打制度一直以来都是让外资止步的原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掌管新加坡初期面对非常多棘手的问题,因就业机会短缺新加坡的霸王德士问题非常猖狂,同时也发现有部分人民在组屋下放牛。李光耀并没有实施任何严厉的措施打击德士司机和养家禽的人,而是致力引进更多的外资提供就业机会给人民。只要有更好的工作,他相信没有人希望当霸王司机和养家禽,而后来就业机会真的增加了而霸王司机的问题和在组屋养家禽的问题也没了。这个就是从问题的根源下手根治和拥有改革的决心所带来的成果!

高通膨就在不远





马来西亚统计局日前公布12月份的通膨率为2.2%,数据和感受总是不相符,虽然通膨率只有2.2%但是感受到的通膨率又是另外一回事。当一杯一令吉二十仙的咖啡涨价至一令吉四十仙,起幅为16.67%的时候,通膨还是2.2%吗?当一碟经济饭由四令吉涨价至四令吉五十仙涨幅为12.5%的时候,你还感受到通膨只有2.2%?通膨率的计算是根据数据去计算,数据的来源未必准确,同时必须把所有的物价都纳入计算内,数量太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用抽样和“估计”的方式去计算。

中国统计局新鲜出炉的报告指出中国的通膨率已经上涨至4.9%,这也表示中国的生产价格开始提高,竞争力开始下降。货币政策和通膨率是息息相关的,当有过多的货币流通在外就会导致通膨率上升,这是简单的供需理论。中国为了不让货币升值必定会有超过所需的人民币流通在外,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不断呼吁中国政府让人民币自由升值的原因,而确实中国也让人民币升值了只不过速度相当缓慢,这也是导致中国高通膨的出现,相信接着西方媒体就会大肆报导。通膨不只让生产面对压力同时也提高了食物的价格和加剧不断飞涨的房屋价格。中国在面对这次的通膨也作出了相对政策,除了管制物品的价格和调高利率外也减少了M2货币的流量至17%,这也说明人民币将会慢慢的升值。

当然中国在通膨之路并不孤单,英国近日也公布了其通膨率为4%远远超出预期的2%。ING银行的经济分析员就解释到油价和食物价格飙升导致通膨率上涨,而他们也调整来临几个月的通膨率为4.5%。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入口物品的价格导致原料价格上涨是通膨率上涨的其中一个原因。

由于天气不稳定,多个地区都遭受水灾的影响,粮食的收成不好,导致全世界面对粮食危机,相信食物的价格会继续攀升。我国大部分的批发生意的货源都来自中国,此次中国的通膨上涨,相信我国的物价也将遭受少许入口价格上涨的冲击。随着政府考虑让汽油价格自由浮动,人民接下来将会面对生活上更多的不稳定和经济上的困难。国库空虚的当儿还要面对通膨的来临,日子会越来越艰苦,政府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后之后觉,在经济上继续维护朋党,高唱土著特权经济,那么马来西亚经济就会失去竞争力而陷入泥沼。

自杀病毒蔓延

新年还未过完国内就连续几日发生跳楼自杀的案件,从大年初六起到今日,短短数日就发生了四宗。这不尽让我想起去年在网络倒数,为情自杀的ALVISS KONG (AK)。自杀有很多原因,而AK自杀的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地爱那他前女友。虽然死者已矣,我们应该尊重死者的家属和死者,但是父母还是必须时时刻刻提醒儿女们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幼稚。20多岁的年龄就是处在一个“想证明自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爆发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力量,一个是叛逆,一个是积极,视环境和思想教育而定。时间过去了,再多几个月还有人记得你证明些什么?到那个时候,就再也证明不了什么...

说回近日的案件。

案件一 :李倩純在校坠楼

甲州成绩优异的中五生在上化学课时突然冲到教室外,在三楼的高度往下跳,性格开朗的她事前根本没有任何自杀的征兆,而事后大家翻查她的面子书才发现她有自杀倾向。初步怀疑李倩純是为情自杀,和AK的情况有些许相似之处。

FB留言:

每一個人都遇過不如意的事情,我也不例外,一回到家裡,本來還有說有笑的,一回到房間弄東西,就會不知覺淚流滿臉,在學校,我總是很自然的跟朋友聊天歡笑,也很自然的跟老師聊天。如果我不在了,世界也不會改變的,地球異(一)樣的在轉,世界不會因為我的不在而改變,promise算甚麼,好好過完今天吧...sally,加油...明天過了半天,一切都會變得跟(更)美好。

FB留言:

就算委屈了你,我還是要拜託你,請你在新年結束之前,結我最後的溫柔和愛,雖然很荒唐,但我真的想跪下來求你,再陪陪我一個多月,就像完成我的心情一樣,我沒時間了。

FB留言:

我終於可以放心實行我的願望,我想提早實行這次最後的願望,快點過這一星期,我想看看這世界上會不會這麼的奇特,我要看老天爺會不會答應我這最後的願望,我這個星期已玩得夠本了,買東西也買得報仇了,也做了我想做的事情,提早實行這個願望,這是你最想的,因為現在的你已經不需要我了,放心,我不會食言,但是我只會說最後一句:我會永遠愛你。


案件二:忧郁母亲陈丽云抛女下楼再跳楼


有忧郁症的妇女陈丽云(或陈曼玲)有自杀前科,5年来一直有服用药物。丈夫張福华相信妻子是因为喝咖啡导致失眠而后忧郁症病发,最后导致这桩惨剧。

所以如果家中有忧郁症病人,家人必须确保病人准时吃药和尽量避免病人陷入失眠,紧张状态。如果家中还有孩童,就必须避免孩童和忧郁症病人单独留在家中。五岁的孩子真的非常无辜,孩童未来的无数快乐岁月就这样被抹杀了。

案件三:24岁酒廊侍应生跳楼自杀

黄晓仙事前根本没有任何自杀倾向,让父亲和朋友都无法预防或给于开导。事后才发现黄的日记留有6页长的遗言,朋友也证实接获黄自杀前的通知。至今家人和朋友都不清楚黄自杀的原因,而父亲否认是因钱财困扰而自杀。

案件四:21岁冯伟胜,阻女友跳楼后自己跳楼自杀

事情也是非常戏剧化,起先是情侣双方争执,后女友向南油威胁跳楼,坐在露台双脚已经在外。死者见状冲向前把女友拖拉回屋里,过后突然冲出屋外往下跳。根据报导,死者跳下后并未立刻断气而是抽蓄了几下,然后断气后也死不瞑目,需等家人来把其目盖上。



四宗案件里有两宗是因为感情纠纷,而自杀的方式有非常多种,但是事者却选择跳楼这种极需勇气的自杀方式。很多时候这只是一时冲动或不理智,而事者并不是真的就想要自杀,而是把跳楼看作一种逃避,证明,威胁,表达愤怒,逃避忧伤和压力的方式。

个人觉得扩大自己的世界观对自己在处理事情上控制自己的思绪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不只能让自己的思绪更加冷静而且能把整个问题缩小。本人是个纪录片爱好者,透过看纪录片就能领悟世界的美,尤其是大草原和地球的伟大所带来的震撼。这基本上是一个抽离的方式,先把自己的问题看作个人问题,然后把自己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作比较,你就会发觉自己的问题变得非常的小,再把自己的问题拉小,和国家问题比较你会发觉,整个国家里和你有同样问题的人真的是多到数不清,接着再拉,把自己的问题和世界比较,整个世界和你有同样问题或比你惨上一百倍的人数也数不清,接着继续拉,拉去哪里?宇宙,原来你的问题也只不过九大行星里其中地球里小如微尘的问题,可能连微尘都不如,如果在把问题缩小,把你的问题和银河系比较,呵呵,你的问题还是问题吗?人类在浩阔的宇宙中真的什么都不是。可能你会觉得很白痴,但是伤感时可以试一下。

基本上心理学家也提出一种抽离的概念,以下方法需要大家高度的专注和想像力。首先想像自己拿着一个柠檬,把柠檬切开一半,想像那些汁溅出来,自己咬柠檬一口吸爵那些柠檬汁。如果是在放松,高度专注和不受打扰的情况下作以上想像,那么你口中应该会分泌口水和有酸酸的感觉。还没完,接着做抽离想像,想象一下你在看着另外一个“你”,而你看到另外一个“你”在把柠檬切成一半往口里送。这样的想象就和第一次不同了,身体和思想的感受减少了许多,口中也没有分泌很多。如果还是有很强烈的感受,那么就做二层抽离,你看着一个你,再看着另外一个你在切柠檬。就是这样一个抽离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试下从局外人的角度看看自己的问题,这个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而你,能够改变自己的结局。

纠正传统文化变罪行的错误


15年前的新年是令人期待的,当时还年小的我们最期待的就是新年能够讨红包,看舞狮表演和一年一次的燃烧烟花爆竹的机会。在父母的监护下,我们燃烧着危险性不高的烟花不亦乐乎,爷爷婆婆看着蹦蹦跳跳的我们也开心得眉开眼笑。烟花爆竹的由来有相当多的版本,《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爆竹也和年兽的传说有关。烟花的制作到了明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到了清朝放烟花的规模更是盛大,烟火已经是中国四大发明-火药的最佳呈现。

不知从何时起,新年放烟花爆竹必须偷偷摸摸了,本来代表吉利的爆竹必须拿到家门外的斜对面的树放。以前点爆竹烟花时我们要看风向避免爆竹熄灭,烟花乱飞,现在放爆竹我们必须睇水,先看看有没有警察叔叔巡逻。自1996年内阁执行《鞭炮及烟花禁令》后,华人传统文化就变成了罪行,爆竹烟花在敬爱的前首相马哈迪医生的眼中是“爆炸物”,小明玩了受伤,阿里玩了也受伤,木都玩爆竹也受伤,所以爆竹烟花变了万恶之首,燃放鞭炮罚款1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一个月,生产“爆炸物”就罚款2000令吉,收藏“爆炸物”就罚款700令吉,拥有“爆炸物”罚款300令吉。前首相敦马以保障公众安全为由全面禁止燃放烟花;每年各族在新年佳节回乡都造成死亡车祸意外飙升,就算态度行动升级再升级都无法避免,幸好敬爱的敦马没有把“回乡”也禁了,不然就新春的团圆饭也不用吃了,这里还得感谢通情达理的前首相。

也不知道15年前华总和马华是如何反应内阁这项禁令的,为了不需要把议题带到国会讨论经过辩论被挑起争议,内阁就用了一贯的作风,以“现有法令已经存在”的理由在内阁直接通过禁令,最后放烟花爆竹这个华人几千年的文化被贯上“爆炸物”的名号在1923年爆炸物条例下被禁止,说实在地非常无辜。可能敦马太“猛”,马华当时也不敢怎样唯有“贱卖”华人文化,在不通过民主和得到民众的反馈之下就把它给禁了。

308大选人民展现了新时代的“人民力量”,帮助马华完成多项“不可能的任务”,之前被说得如上天般困难的要求现在变成有得商量了。随华总提出放宽或解禁烟花爆竹施放的禁令后,内政部副部长李志亮在接获华团的要求后也表态会考虑把课题带到内阁讨论,他本身也认为政府可以放宽爆竹禁令以示政府开明。这也点出了当年下达禁令的决定是不符合民情而且过于草率的,也因为如此,身为执政党且有参与内阁决策的马华和民政时常被华社贯上“卖华”的名号。

每年农历新年,屠妖节,开斋节马来西亚人都依然会放鞭炮但是在文明条规中它却是危害公众的“爆炸物”。这个矛盾无疑使燃放烟花爆竹的文化演变成了法律与执法的灰色地带而后变成执法单位在节庆讨“红包”的大好机会,助长国内已经相当严重的贪污风气。现在看回来,当年的禁令更像是一种对文化的惩罚或一两宗意外导致的意外并没有严厉的执行。政府其实可以在佳节期间发放临时执照监控烟花爆竹,把烟花爆竹的危险性分类,限制高危险性的爆竹只允许售卖给成年人等相关售卖指南。这绝对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政府不但能够监控烟花爆竹的燃放同时也有多余的税收而民众又能够在佳节燃放烟花增添佳节的气氛,非常符合政府制造“美好感觉”的政策。

很可惜,新年已经过了一大半政府依然没有表示,显然没什么诚意放宽或解除“鞭炮及烟花禁令”。华社如果要在明年的春节光明正大的燃放烟花爆竹就一定要把要求传达给政府,虽然现在一切诉求都被看成“让某党难堪”,但是比起几千年中华文化必须在本土延续的理想我们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一小小的文化,慢慢地我们就会失去更多。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合法燃放爆竹烟花的希望看来会落空,但是华社一定要把它列入议程,希望趁着今年大选年能把华社的要求传达给政府,如果到最后政府都还听不见,我们唯有那出手中的皇牌,让他们真正地难堪。